10月13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承办“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专场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展开研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江苏及南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和“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南京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成果发布 对南京街镇治理效能体系建构和民生领域社会关注趋势进行研究评估
活动首先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南京市青年文化英才培养项目——“街镇治理效能研究博士工作站”主任、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任克强,发布了“南京市街镇治理效能体系建构与评估研究报告(2022—2023)”。报告由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组织,“街镇治理效能研究博士工作站”团队撰写。报告构建了一个以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平安建设、智慧治理为主要维度的街镇治理效能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全市范围,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2个板块(11个区和江北新区)12个街镇居民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在行政执行效能方面,党建引领全面加强、行政执行能力显著提升、行政执法力量规范程度趋高;在为民服务效能方面,为民服务效能整体较高、具体项目差异较大、为民服务效能再升级;在议事协商效能方面,议事协商制度完善、居民参与积极踊跃、协商成效显著;在应急管理效能方面,应急管理预防与预警意识强、应急响应与资源调配及时性强、应急管理教育和培训相对完善;在平安建设效能方面,网格化服务管理满意度高、矛盾纠纷实现多通路化解、居民安全感得以提升;在智慧治理效能方面,智慧政务服务实现多场景、大范围线上业务办理、信息安全和适老化服务有保障。
南京市青年文化英才培养项目——“民声数智服务研究博士工作站”主任、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新生,发布了“南京民生领域社会关注趋势及情绪指数研究报告(2019—2023)”。报告由南京市政务办、南京市社科院、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团队联合完成,是民声数智博士工作站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基于南京12345政务热线2019年至今的1672万余条群众诉求数据,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民生领域群众社会关注的总体趋势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首次创新提出衡量社会情绪状态变化的“社会情绪指数”,对指导公共政策制定、超前风险干预和促进参与式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显示,以往市民群众关注的入园入学、空气污染、垃圾分类等问题热度有所降低,校外培训、医患纠纷、网约车出行、房产交易、精装修房质量、食品安全、电信诈骗等问题关注度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市民更关心教育入学、医疗服务、交通拥堵、噪声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新城新区市民更关心地铁规划、公交线路、水环境治理、保障性住房等问题。
主旨发言 “三促进”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富民福民
在主旨发言环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二级教授、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亚林,从“政务服务与民生服务双推进”这一角度,探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战略选择。
“从政府的起源或政府存在的目的看,政府的职责是谋取公共福祉、增进民众的美德和智慧。”唐亚林说,从政府的职能或责任看,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或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互动看,政府的职责是效率、自由和公平。在他看来,随着政府理念的变化,现在政府服务内容从社会事业走向公共服务。“当前,民众迫切需求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社会就业、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等。”他说,江苏将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确定为“十有三保障”,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逝有所安、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行有所畅、环境有改善以及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公共安全保障,更好满足江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基于这样的考量,他建议“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战略,可以从这样一些方面建构:形成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兜底”的民生导向型服务政府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以政府服务的“三高”标准促进民众的“三高”认同(以政务服务高水平建构高满意度、以民生服务高品质建构高幸福度、以美好生活高质量建构高向往度),选择“以服务促生活”的发展战略。至于如何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唐亚林建议“三促进”,即政务服务与民生服务相互促进,现代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现代化与现代政府治理体制现代化相互促进,服务型政府与发展型政府相互促进。
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院长张鸿雁,从人文经济视角探究文化富民福民的方向、切入点和行动逻辑。“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在他看来,从人文经济视角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文旅产业是幸福产业,文旅融合是一种民本经济。目前,杭州正在以“文化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书写城市现代化新答卷”,通过西湖、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催生“人间天堂”的新时代盛景,通过西湖文化IP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气质,通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数字化手段焕发杭州现代文化魅力;苏州以“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同织姑苏‘双面绣’”,用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催生发展动能,用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推动经济跃升,以人文精神的品质化传承奠定城市印记;上海则以“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协同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厚植人文底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滋养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营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创新文化资源转化打造休闲文化消费体验高地,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张鸿雁认为,从人文经济视角探究文化富民福民切入点,关键在于把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推进文化富民福民,促进文化产业深化改革,用文化产业发展激活市场活力、文化事业发展涵养文化生态,等等。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文化富民福民的相关路径:全面提升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观照人民生活现实与情感方式繁荣文艺工作;凝结传递民族历史记忆,推动经验智慧走向世界;高质量搭建文化产业价值网链,以产业硬实力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以文筑景、以文促产、以文兴村,加快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保护遗产、活化空间、塑造城市美学,以文化引领推进城市更新;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流量型消费新引擎;聚力品牌系统性建构与文化全球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投资世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储备,开启人才资本价值新时代;从“数字可信”到“文化结合”,推进数字文化治理现代化。
学者交流 关注社区治理“财政”“国家力量”“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城市更新”“为老服务供给”等现实性问题
青年学者交流环节,专家学者围绕“社区治理中的‘财政’问题”“社区治理中的国家力量介入及其影响”“农村环境治理主体重构的实践及其逻辑”“在城市更新中倾听民声”“政策网络治理在中国为老服务供给中的适用性及其特点”等展开研讨。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陈家建,讨论了社区治理中财政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与正式的政府财政体系不同,社区财政具有二元属性,兼具自上而下的行政属性与社区共同体的自治属性。二元属性使得社区财政体系可能出现治理导向的摇摆:或者是按照政府财政的方式“过度行政”监管,造成财政资金难以与社区治理需求融合;或者是将财政资源简单下放给社区而“过度自治”。从实践来看,有两类治理机制应对上述问题。一是治理主体建设,通过专业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平衡行政与自治的要求;二是治理程序建设,以行政程序保障社区自治要求。
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关键,是看其是否实现并保持了总体上的和谐稳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鲍磊,认为城市社区稳定是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构成,国家力量的介入则是城市社区稳定的前置条件和根本保障。改革开放后,社区虽获得自主发展空间,但由于发育不完善造成局部失序。20世纪90年代末以降,国家推动社区重建逐渐确保了社区稳定,但众多任务的下压给社区造成过重负担,使之失去灵活性。进入新时代,国家力量在城市社区再度强化,推动更多治理资源向基层社区下沉,尤其是通过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在确保社区稳定的同时也让社区获得灵活性。
现在,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频频出现于政策文本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指出,“突出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而在实践层面,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和效度,尚未随着国家对于公众主体作用的话语强化而提升,有时甚至是作为治理对象而存在,并非环境治理主体。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陈涛,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多案例比较分析发现,通过“以养促治、养护结合”和“以废易物”等适宜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农民的环保自觉意识,构建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在他看来,这个环境治理实践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创新农村环境治理社会参与机制提供了“新的想象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不断强调,其间的公众参与和可持续社区治理成为重要议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申明锐,剖析了南京秦淮区的案例,认为城市更新作为政府推动老城再生的民生工程,需要平衡好倾听“民声”和“民生”工程财务之间的关系。“民声”是百姓的声音,代表着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自下而上的立场;“民生”是人民的日常,体现着党和政府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希睿认为,苏州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开放大市,更为集中地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苏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基本经验,反映出苏州着力打造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示范样本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她说,当前,应借鉴这一经验,深刻认识社会风险的多样性、危害性和复杂性,从统筹安全和发展角度,强化源头治理和协同治理理念,推进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南京政务舆情研究院研究员 宋广玉
作者:宋广玉 责任编辑:陈岑